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三门峡新闻 > 渑池县新闻 >

古村古风(之二)

[摘要]赵沟古村,从古到今,重视教育、邻里相助、村民互帮、保护环境等优良的风气代代传承,才会至今仍保留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世外桃园般的原始风情。...

上期《古村古风》推送后,网友纷纷留言。@水之宇:“古村古风,厚重的泥土味道,道出了村邻的淳朴、笔者的乡情。”@饮水思源:“古村古风情,古村传古风,古风古村韵,古村古风纯,古村出英杰,古村传家风,家风得传承,古村享美名!”@朗芯:“古村人的智慧、勤俭、互帮、互助的风气从古传到今”实属难得,向往赵沟古村!” @迁客:“故乡,是我们离家时披在身上的大衣!为我们遮风避雨,为我们保暖避寒,而故乡,始终在哪里,像母亲的眼睛,望着远去的游子!”“感觉不管在哪,还是老家好啊!”2017年3月5日晚上好,从赵沟古村走出、在渑池县城落脚的赵乐鹏在微信上对我说。

赵沟古村,从古到今,重视教育、邻里相助、村民互帮、保护环境等优良的风气代代传承,才会至今仍保留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世外桃园般的原始风情。

还记得10岁那年夏天的傍晚,我赤裸着上身放牛刚回到家。母亲便怒气冲冲地问我:“你把牛放到你芝麻娘娘的自留地里,牛吃了人家种的红薯叶?”“我没有!”那天下午我放牛时,没有吃过任何人的庄稼。更没有吃过谁家种的红薯。“你错了还嘴硬!”母亲手握几根荆条,使劲朝我背上抽,每抽一下,便留一条条血痕。我咬着牙,硬是不认借。对母亲不问青红皂白就打我非常不满。年龄大了,我理解了母亲的苦心。小孩子一是不能做错事,二是要是做错了事就承认才会改正。这就是没有文化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方式。

2012年出版的《赵家族谱》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民国十二年前后,古村赵氏宗族新增省督军批示匾额两块:题词分别是“瑶池春泳”、“女诫永昭”。据说是赵家一媳妇李氏青春丧夫,膝下两个孩子大的不满两岁,小的才三个月大小。李氏终身矢志终身不另嫁,艰苦劳作,省吃俭用,养育两个孩子长大成人。8旬时,她已有重孙问世,四世同堂、全家共有15口人。李氏离世后,她的子孙感恩养育恩德,呈“省督军”追忆先人,得到题词“瑶池春泳”、“女诫永昭”,邻里捐资刻匾昭示后人,纪念村里这位伟大的女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人都知道“砍一栽三罚五元”的村规,并严格遵守。“砍一栽三罚五元”说的是不经过批准乱砍一棵小树,除了要补栽三棵外,还得交五块钱罚款。我知道规定的是要保护不得砍重点保护的可以成材的“栎树”。村里至今靠烧柴做饭,多少年月下来,人人遵守不得不经批准砍“栎树”的规定,才留下了南黄沟那一片片“栎树”林。村上人烧柴一般以“荆梢”为主,有时上山也捡一些枯枝,砍一些可以生长得快的灌木,甚至不顾剌手剐“枣刺”用来晒干了烧。在我18岁离开村子之前,没有听说过哪家哪个人因砍“栎树”被罚了的。赵沟古村现在山青水秀,植被茂密,生态良好,与村民祖祖辈辈的生态保护观念的传承是分不开的。千树万树绿,留给子孙荫,已深深植入每个赵沟人的内心,并化为了具体的行动。

赵沟古村,是石门沟内最大的一个村子。历史上既没有客栈,也没有小食店之类。家里来客人,食在主人家。如果主人家住宿条件好点,就宿在主人家。如果主人家条件不好,就可以住到村上他人条件好的家里。我当兵走之前,教我初中语文的老师张文忠正好到村里有事,顺便看我。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才下过大雪。我们家里没有地方住,就和老师俩一起住在大槐树下安礼哥家的堂屋东屋里。我两三岁时,一次父母都有事外出,就让我住在“小不要”姑姑家里。“小不要”姑姑还没有出嫁,我记得有天晚上尿急了,还没有等找到尿盆就尿了姑姑家的堂屋地上。当兵之前,因为家里来客人,我就出去住过安文哥、安忠哥、安礼哥等家里。到了赵沟村,不愁没有住处;不管谁家有空地,你都可以住,并且是给你用最好的床铺。

村上人有谁家办喜事娶媳妇,几乎全村人都会去帮忙。女的帮着磨面碾米,男的上山砍柴、到糖河挑水。有的送鲜菜,有的送炊具,有的帮着盘起做饭的大灶火。吉日那天一天三餐,远亲近邻都来祝贺,木门放在地下当餐桌,一根根木椽放在地上就是凳子,用荆条筷子夹菜,其乐融融,其情切切,别有一番风情,别有一番情趣。喜事毕,村里人又会七手八脚地帮着将现场清理干净。

古村重教育。家里困难的,学杂费全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的戏台还是两层,戏台的下层就是教室。记得学校唯一的老师叫李作贤,家是四龙庙下院人。皮肤白,有络腮胡。他是公办老师,在村里挨家挨户吃派饭。我们从一年纪到四年级就李老师一个人教。往往是给一年级上课时,就让其他三个年纪复习。他教学严格,经常在放学后还给差生补课。那时村上没有用上电,戏台下层光线也不太好,但我们的学习还是很认真的。每天早上,琅琅的读书声会从戏台下传出;就是从戏台下的教室里,我学会了读“日月水火土”,学会了做加减乘除,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大,萌发了有一天离开古村到外面世界去闯荡的念头。

数十年岁月逝去,古村犹在,古风尚存。梦里千次万次回故乡,山美水美吾独醉。醒来两眼满是泪,不知几时归?更思那山那水,更念那草那木那人......

作者简历

赵安金,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人。网名:红土高原。参过军,打过仗,任过检察官,立过功,受过奖。2016年7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授予 “全国模范检察干部”荣誉称号。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古村古风(之二)》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mianchi/56907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赵安金]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