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26 09:20 我要投稿
春节期间,央视25次聚焦陕州地坑院,初一至初六,陕州地坑院接待游客27.4万人次,使其在全国声名鹊起,特别是在央视新闻联播和国际频道播出后,陕州地坑院更是名声大噪,誉满世界。陕州区因何如此受媒体青睐?陕州地坑院何以频频亮相央视迅速蹿红?陕州灯会为何引得人流滚滚、好评如潮?毫无疑问,这是陕州区委、区政府带领广大干群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必然结果。
一个小城区,在滴水成冰的旅游淡季,却爆发出惊人的轰动效应。饭店、宾馆、温泉、景区火爆异常,出现一房难求、错峰就餐、停车排队、公交连发、游客摩肩接踵等现象,就全省甚至全国来讲实属罕见。据统计,春节期间,在美团网中陕州地坑院销票量居河南省第一,在西北区域八省(自治区)中排名第一;在智游宝榜单上,陕州地坑院销票量名列全国热门景区第十。其一骑绝尘、扬名八方,陕州区独特的文化魅力折服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
本固木茂,源浚流长。这不仅得益于陕州地坑院的独特性、唯一性以及当地的地域文化优势,更得益于陕州区委、区政府超前的思维、科学的决策、文化的自信、主动的作为和担当的勇气。
陕州区委书记高永瑞指出:“转型发展需要产业和项目支撑。我们要主动作为,选准突破口,把陕州地坑院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三门峡及陕州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省际中心城市增添新的动力。”为此,陕州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把陕州地坑院打造成可以游览、可以触摸、可以体验的旅游产品,让人们在游览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四面八方的游客吸引到陕州区,使地坑院旅游备受追捧。
精准发力,破点带面。为把陕州地坑院建设成“全国知名、河南一流”的龙头景区,区委、区政府围绕地坑院一个点,精准发力,一鼓作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驰而不息地干下去,最终在古老的黄土塬上,集中连片开发了宏伟壮观的地下古村落,建起了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仿古建筑群,打造了废弃地坑院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带动了陕州区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区域转型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骆玉峰说:“必须摈弃以前自己关门搞建设的思想,而要以开放的心态,招大商,创品牌。”基于这种认识,陕州区先后联手全国知名乡村旅游景区陕西马嵬驿、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和国际知名旅游管理企业深圳华侨城,强强联合,全面打造龙头景区。陕州地坑院的成功证明了引入新思维模式的重要性。陕州地坑院从萌芽、发展到壮大、兴盛的全过程,再次证明了只有持续发力,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永恒发展。陕州区抢抓地坑院发展先机,把旅游业放在产业和城市转型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谋篇布局,做好发展大文章,陕州地坑院想不火爆都难。
抢抓机遇,打造灯会。就全国来说,举办灯会并不罕见,但在地平线下举办规模如此宏大的灯会,陕州区却是首创。陕州区利用春节和元宵节做文章,抢抓传统民俗文化先机,联合江苏秦淮和四川自贡两家国内顶级灯彩公司,倾力打造陕州地坑院文化主题灯会。灯会突出地域文化鲜明特色,使甘棠公园、高阳山、地坑院三大板块共同发力,形成了水面、山上、地下、空中立体交织、四维互动,开创了灯会新格局,让游客享受到盛大炫目的视觉盛宴,特别是本届灯会布展标准之高、灯组数量之多、制作专业之强、文化氛围之浓,在全国实属罕见,使整个灯会显得美轮美奂,惟妙惟肖,皇皇大气。灯会与地坑院相辅相承,达到历史与时代、自然与人文、高雅与民俗相映相融的艺术效果,实现了景区发展的自我超越,产生了轰动效应。
密集宣传,重磅推出。陕州地坑院如此火爆与强力宣传、全面报道密不可分。自1月15日起,央视共报道陕州地坑院25次,其中直播3次,录播22次。各地方卫视共播出6次。无论是高端媒体,还是区域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有关陕州灯会的宣传比比皆是,随处可见。除了一轮接一轮的规模式轰炸,更有新闻稿件的精妙策划与点睛之笔,尤其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新社等国家级主流媒体以及《大公报》《澳门日报》等媒体的重磅报道,全区干部群众和外来游客更是利用公众号、微信朋友圈传播灯会信息,形成了灯会宣传铺天盖地的局面,使陕州灯会四海皆知。这让游客不仅享受到视觉的冲击,更领略到陕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高度。陕州地坑院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陕州人民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积淀着陕州人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奠定了在这片热土上世代繁衍生息的人们对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更展现了陕州区委、区委政府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务实发展的精神风貌!
《陕州地坑院缘何如此火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jinri/67690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