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31 16:0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互联网+”为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翅膀
——我市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
“在朋友圈看到这里的香菇熟了,就带着孩子来这里体验采摘的乐趣。”日前,在石门社区,带着孩子正在摘香菇的王女士一边教儿子采摘香菇,一边对笔者说。这是我市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促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联姻,实现一产与三产互利双赢的一个缩影。
为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市以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积极寻求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结合点,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结合实际发展生态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业、服务业,形成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相互促进的局面。我市因地制宜,大力支持畜牧、大樱桃、核桃、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发展特色经济林17600亩,发展林下药材种植3000亩,深挖潜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目前,河口大樱桃,石门柿子、有机蔬菜,付村花椒种植已初具规模,苗元、河口、梁沟、石门等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农家乐达50余家。以发展“特色小吃、风味小喝、趣味小玩、游戏小乐、情调小闹”等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服务业为内容,深度开发和拓展农业新型消费业态,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景一韵”、“一户一特”的乡村慢游发展新格局。
我市积极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建设,通过加快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召开银企见面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融资引资服务等扶持措施,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截至目前,已建设农业示范园区10个,创建农产品品牌7个,注册家庭农场16家,成立专业合作社56家,培育省、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各1个。通过不断做大做强优质农产品资源,我市力争打造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农产品品牌,奠定“互联网+农业”发展基础。
今年9月份,我市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实施意见》,10月19日,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服务站建设的工作方案》。到2015年底,全市要建成20个涉农社区信息服务站,培训村级信息员20名以上,各站点可持续运营机制初步形成,具备“四大服务能力”即为本地居民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育民培训服务、电商服务;开展“买、卖、代、推、缴、取”6项业务。最终达到“六有、四化、两捆绑”信息服务站标准。我市已选定2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现具备村级信息服务点简易站要求并能满足群众“买、卖、代、推、缴、取”6项业务的有9个(村庄中心超市8个,家庭农场1个),其余11个正在建设中。
市农业部门加强了与农信通公司的合作,正在有计划地对社区信息员开展培训,市劳动培训部门组织《淘宝网开店》创业培训班,对“农村淘宝”计划合伙人给予技术培训,以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使普通涉农居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
我市借力“互联网”,有力促进休闲旅游农业的“提速”,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带动下,全市农业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建立农产品网店(入驻阿里巴巴产业带)的经营主体有8家,其中农业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家。按经营项目分为花卉苗木4家,种养4家,主要经营花卉苗木、蔬菜、核桃、兔皮、兔毛、兔肉等。目前,这些网店已经实现了核桃的网上交易,交易额达13000余元。借助国家、省、市、县农业站或其他网站发布供求信息,供求双方通过电话联系洽谈进行交易,交易额达76000余元。
《“互联网+”为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翅膀》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yima/26755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