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5 12:1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杨树、生猪、蚯蚓、泥鳅、馒头,这些看似不关联的物种,有了土地这块宝藏,它们就成了“亲亲一家人”。
在故县镇,刘胜民这个土生土长的黄河汉子,十年来痴心于农业发展,成立灵宝为民实业公司,先后投资9600万元建设了5000亩速生杨基地、千亩大樱桃基地、千亩粮食基地、千头种猪繁育基地、3万头生猪基地、百亩养殖基地、福润生态园。初步形成了“种植——养殖——有机肥——果林——加工”这个产业相托、互补联动、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一幅画卷 家庭农场惹人醉
黄河如绸展画卷。初冬时节,站在故县镇红花寨村北塬上,远眺黄河东流,俯首是一坡坡梯田,这里是集林牧业为一体的为民家庭农场。
灵宝为民实业公司经理谭文平介绍说:“今年有三分之一的樱桃树开始挂果,现在最粗的直径近10厘米。明年夏天樱桃成熟时,满坡将是樱桃红。”据了解,樱桃基地占地1200余亩,栽植了早中晚系列,共有红宝石、龙冠、红灯等品种50000株。为发展有机农业,樱桃园里喷灌设施覆盖田间,铺设管道输送猪粪、沼液等有机肥。在樱桃树成长期间,树下种植板蓝根药草,同时放养了近万只乌鸡,实行纯绿色散养,乌鸡每只最高卖到150元。
为何乌鸡价格居高?原来吃食药草的乌鸡疾病少,药物免疫少,客户一致反映,乌鸡肉质口味与众不同。林药间种、林下喂养,取得了林地和养殖效益双收益。
距樱桃基地一公里处,是为民牧业的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一排排高标准的蓝色钢瓦猪舍,像现代化的厂房一样,掩映在桐树林下。饲料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工人正在忙碌着。走进产房,一群群小猪撒欢地跑着,一旁,保育员精心地照料正在生产的“猪妈妈”。
“目前生猪存栏13000头,今年已出栏26000头生猪,利润在900万元左右。”从事养殖二十余年的技术员李国堂介绍,生产销售形势都这么好,究其原因在于,自有饲料、减少疫苗使用量压缩成本,同时有专业养殖指导。现在生猪基地进行无公害生产操作,出栏生猪均达到了标准。
一份热心 免费为农户提供沼气
生猪基地门口,一座100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罐耸立,350立方米的储气柜,配套了沼液、沼渣池,晒粪场。这是基地正在建设中的环保无污染沼气生产工地。据了解,基地埋设管道、购置灶具,六年来免费为北岭村50多户家庭提供沼气。村民姚宽让说:“自从有了养猪场和沼气池后,我家6亩果园不再用化肥,沼液、沼渣免费用。有了基地,我们全村人也走上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
“猪粪制沼气——沼液养林果——林下养蚯蚓——蚯蚓喂泥鳅”,不断完善生态农业生产链,努力拓宽农业发展新路子。十年间,刘胜民先后承包了红花寨村南沟,栽植了15万棵红叶杨和速生杨。在黄河滩承包了1200亩滩涂地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开垦了8亩池塘养殖泥鳅。今年夏季,引进蚯蚓养殖技术,在杨树林下放养蚯蚓20亩。
走进为民仓储,一座全自动面粉加工机轰隆隆地吐着雪白的面粉,一袋袋面粉整齐摆放。自种的小麦,自制面粉,不添加任何成分,实行订单式销售。今年3月到10月,生产面粉1000吨,销售一空。原生态、货真价实的面粉受到了群众信赖,附近村民纷纷把自家的麦子存放到为民仓库,就等着加工面粉用。今年5月为民实业在故县镇街上开设了卤肉店,进行肉制品熟食加工销售,每月销售肉量5000斤。6月,在灵宝市区附近村庄建设福润生态园,集农家特色餐饮、娱乐休闲、馒头加工于一体。现在引进了两条全自动馒头生产线,日可加工面粉7500公斤。试产两个月来,蒸制的馒头迅速发展了市场。群众慕名购买,评价说:货真价实,是原来的味道。
一种认可 树立了典范,意义非凡
“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在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善言谈的刘胜民就是这一句话。
一片冰心寄黄土。为了这个“力所能及的事情”,刘胜民坚持了十年,守望着他喜爱的黄土地。
万头猪有“口粮”,千亩林有“营养”,卤肉馒头原“味道”,从种养到加工,为民实业实现了产业相托、互补联动、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建设起了一座绿色农业“大银行”。
“为民实业公司十年艰苦创业,不断壮大,把土地作宝藏,坚持以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为宗旨,围绕荒坡荒沟黄滩开发,实施林、果、牧、副、渔、沼等生态循环发展。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为我镇群众发展农业树立了典范,也对我镇的产业发展意义非凡。”故县镇党委书记郭振水道出了该镇干群对为民实业的由衷认可。
《黄土地上播“金豆”建设绿色大“银行”》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lingbao/34738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