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01 10:3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灵宝市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活动,使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
红色寻访 凝聚力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市作家协会组织大批作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冒风雨,顶酷暑,跋涉在崤函大地上,寻找抗战遗踪,采访古稀老人,查阅历史资料,通过再现历史,展示灵宝儿女的抗战情怀和英雄事迹。
抗战期间,灵宝是保卫西北战略后方的重要门户,是抗日军民和日本侵略者大会战的前线之一。从1938年3月开始,日寇多次从山西芮城对灵宝、阌乡进行炮击,同年7月,又出动7架轰炸机,对灵宝县城进行昼夜轮番轰炸;1944年,日寇的铁蹄踏上灵宝大地,遍及今天14个乡镇268个自然村,制造了高家寨惨案、槐树胡同大屠杀、火烧贺村、血洗毕家寨等一连串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生死危亡关头,十余万灵宝抗日军民依托函谷天险,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正是由于灵宝抗日军民的浴血奋战和拼死抗争,重挫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牢牢遏制了日军猖狂西犯的势头,保证了古都西安和大西北的安全。
5月20日,在阳店镇官庄原村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座谈会拉开了灵宝市纪念抗战活动的序幕。7月份,市作家协会组织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下村入户采风活动”又把纪念抗战活动推向了高潮。40余位精兵强将,兵分七路,对日本鬼子到过的12个乡镇27个村进行了细致详实的采访,作家们顶烈日、冒大雨、爬深山、临绝涧、走村串户,先后走访了100多位85岁以上的老人,搜集遗落民间的抗战故事、照片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字斟句酌,整理文章,最终使一篇篇包含深情的纪念文章分别发表。
废寝忘食 重温历史
在追寻抗战历史的活动中,作家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忘我的境地。董建芳年迈的父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却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采访;阳店、大王组的赵有维,几进村庄,几入农户,他与抗战老人同吃同住,经常聊到深夜仍意犹未尽;川口组的吉项鱼,每次采访无论回来多晚多累,她都要及时整理当日的采访笔记,并反复求证斟酌,一遍遍修改。大家周末加班成了家常便饭,晚上笔耕到深夜更是司空见惯,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采访的日子里,作家们时时被老一辈口中的抗战故事感动着、激励着、愤慨着、痛恨着,那种爱国情怀、大局意识、必胜信念和英雄气概以及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深恶痛绝,深深地打动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心。还有那些抗战英雄们所演绎的经典传奇,也一次次地鲜活在他们的记忆里……郭文华感慨地说:“很多时候,我都在深深庆幸,庆幸上苍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坐在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前,静静地倾听他们的讲述,倾听那些来自历史深处的回音。”
铭记过去 昭示未来
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作家协会的40余位作家们,经过20余天的深入采访,足迹遍布12个乡镇,走访了100余位85岁以上健在的灵宝抗战老兵,挖掘他们当年英勇抗日的故事,抢救留存了抗战老兵的口述历史,书写出了浴血奋战篇、日寇暴行篇、中流砥柱篇、追忆抗战篇、同仇敌忾篇、趣闻轶事篇、人物故事篇、凭吊遗迹篇、史料辑录篇等篇章,形成20余万字的百名抗战老人回忆录——《函谷烽火》。这本书,将当年燃烧在崤函大地上的抗日烽火和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生动地再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怀念、追忆、缅怀。
最好的纪念不是在牺牲处踌躇,而是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
国耻在心,重任在肩,梦想在前。战火与硝烟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全市人民将在先辈战斗过的地方,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美丽灵宝而努力奋斗。
《燃烧的记忆——灵宝市作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采访活动侧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lingbao/23685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