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3 11:5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香菇是老杨的主要经济来源,照顾香菇他可用心了。
编者按 为用心用情用功讲好贫困群众和广大基层干部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展现干部群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气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激发我市贫困群众奋发向上、努力脱贫的信心决心,即日起本报开设《脱贫攻坚 精彩故事》栏目,通过讲述一个个精彩的脱贫故事,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面小康的幸福阳光普照每个家庭、每名群众。
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门口整齐地码放着6000多袋袋料;猪圈内5头猪养得肥肥胖胖,猪舍内冲洗得干干净净……2008年遭受洪灾后,家中房屋被毁,在废墟上建起了3间结实的平房,让一家人有了安稳的居所。这些,都是架着双拐的单腿残疾人杨树春干出来的。
8月8日,记者来到卢氏县瓦窑沟乡观沟村河西组,见到了正挑着猪粪浇灌菜地的杨树春。不用手扶,挑子在他的肩上稳稳当当。
杨树春今年57岁,1992年在矿山上工作时被机器挤断了左腿,从此架起了双拐。但老杨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过人的毅力,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奋斗之路。“我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我要干出名堂给残疾人做个榜样,我要凭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生活……”放下双拐,老杨在香菇棚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杨树春爱学习、有想法,他不喝酒不打牌,“老伴智力有些障碍,孩子技校毕业后在外打工,要买房娶媳妇,我不能因为是残疾人、贫困户,就一直等着政府救济。我要干!”杨树春从矿山上回来后,就开始学习香菇种植技术。他起早贪黑,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奔走几十里学习种植技术。他买来书籍,仔细琢磨,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视学习相关农业科技。他“摸着石头过河”,边摸索边实践,慢慢地,竟能自行培育菌种,还当起了附近菌农的技术指导员。去年他开始卖菌种,一季下来就收入了6000多元。
“我是残疾人,知道两条腿走路会更稳当。”开朗豁达的杨树春说,“单靠香菇价格不稳,我就听从驻村工作队的意见,发展养猪业,‘两条腿走路’致富。”今年端午节,老杨买了5头小猪放进租来的猪舍内,目前每头猪都有百十斤重。看着肥嘟嘟的猪,老杨给我们算了笔账:秋庄稼收获后,开始建一个小型养殖场。明年4月发展到40头,到明年底可发展到80头。品种黑猪市场看好,猪崽、成猪都有收入,他养的公猪也可以带来效益。两年后,一年就是10万元,脱贫没问题。
老杨说,现在政策好,但不能等,花国家的钱不长久,自己挣钱才是正路。县里鼓励种植核桃连翘,由于耕地少,老杨打算再发展2亩核桃作为补充:“老伴身体不好,平时上山采摘野蘑菇一天能赚40多块钱。再种2亩核桃,起码能顾住家里的日常开支。几亩山地,我们种些玉米、红薯、花生,生活问题就解决了……我天天都在想挣钱的门路,只要走的是正路,心里踏实,做人也气势。”
没了左腿后,老杨学会了更加自立:挑水、做饭、锄地,他一个人承担;粉碎木料、搭遮阳棚、烘烤袋料,他没求过人。正说话间,一处遮阳棚有些脱落。杨树春麻利地爬到一根3米高的树桩顶端,将棚子收拾好,他的身手就是正常人也有所不及。
“人得有个精神,有个压力,我的愿望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我要让残疾人朋友知道,身残志不残,同样可以有自己的幸福生活。贫困不可怕,就怕等靠要,只要勤劳就没有过不去的沟坎。”老杨充满信心地说。
记者感言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想脱贫致富,贫困群众必须树立自信心,不等不靠,增强自力更生意识,解开贫困枷锁,鼓足发展干劲,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支柱产业,逐步拓宽致富路,这样才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小康。杨树春作为一名残疾人,不等不靠,在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主动发展对路产业,凭着顽强的毅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之路,一步步摆脱贫困。这种精神值得称道,他也为其他贫困群众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杨树春单腿双拐撑起一个家》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jinri/49700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