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8 07:1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去冬今春,陕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特色经济林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紧紧抓住省、市一系列发展特色经济林的优惠政策,主动出击、全面发力,截至目前全县新发展以核桃、皂荚、柿子、花椒和大枣等树种为主的特色经济林4.7万亩,占任务4.5万亩的104.4%。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纳入项目规划,拓宽投资渠道。该县紧紧围绕“特色农业示范区”战略定位,把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将任务落实到村组、山头和地块。各乡镇也出台优惠政策促进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如王家后乡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提供优质核桃苗木、地膜和技术培训,每栽植一棵核桃、大枣,补贴2元。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为农户传经送宝,提高经营水平。该县到陕西省大荔县大枣基地、山西省垣曲万亩核桃基地、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核桃基地和核桃加工企业、嵩县何庄皂荚基地、三门峡市卢氏县大原核桃基地等参观学习核桃、大枣、皂荚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邀请三门峡市林业专家巡回授课,把老百姓最需要的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切实解决林农在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是抓规模建精品,打造高科技示范园,引领特色产业发展。该县按照“基地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的原则,先后在西张村镇寺下村和反上村、菜园乡上窑村和石门村、王家后乡燕山村和坟上村、西李村乡上断村和唐沟村等建立了千亩以上核桃科技示范基地;在观音堂镇糯米沟村、西李村乡王营村、宫前乡铁炉沟村和苇园沟村等建立了千亩以上皂角科技示范基地;在原店镇岔里村、王家后乡刘家山村等建立了500亩以上大枣科技示范基地。在造林机制上,采取大户造林、林业专业合作社、造林绿化公司、林业龙头企业造林等形式,强力推进造林进度,确保造林质量和成效。通过示范园带动,引导和推进全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陕县新发展特色经济林4.7万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shanxian/16254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