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24 14:3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 为提升全市各级干部扶贫开发专业化水平,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有效贯彻落实,8月26日至28日,我市以视频会议的方式举办了脱贫攻坚政策培训班,由市扶贫办、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供电公司、市人行10个市直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分别授课,详细讲解了5个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中相关脱贫路径的实施程序、申报渠道、补贴标准;讲解了7个脱贫攻坚专项方案的资金投入、补助标准、年度安排、项目内容、申报程序以及“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脱贫攻坚项目管理、项目实施等相关知识。各县(市)、区相关负责人17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为展示脱贫攻坚工作中“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扩大宣传面,提高精气神,本报选登了此次培训课堂的部分内容,便于社会各界了解。
围绕“123349”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 “1”就是以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依据,把握好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把握好河南省“1+16”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把握好三门峡市“1+4+2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2”就是明确脱贫攻坚期和脱贫巩固期这两个时期。现在的规划是以2015年为基准,无论何时脱贫,都要从2016年规划到2020年,脱贫前是脱贫攻坚期,脱贫后是脱贫巩固期。“3”就是明确三类范围。重点围绕国家级贫困县卢氏县、全市255个贫困村和149943名贫困人口进行规划编制;第二个“3”就是要掌握三个结合,分别是精准扶贫与县域发展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延续继承与谋划长远相结合。“4”就是四项主要内容,分别是梳理总结“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研究确定“十三五”脱贫目标,明确“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规划配套“十三五”的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9”就是把握好九个要点:分别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教育支持脱贫一批、健康救助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兜底保障脱贫一批、开展社会帮扶脱贫和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
交通运输的脱贫标准是实现“三通”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 交通运输部在统揽全国农村公路的总体形势下,为进一步发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基础支撑作用,在《“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中提出了交通运输的脱贫标准,即“三通”,也就是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三通”标准具体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条路基宽度不低于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的通村公路;所有行政村通达公交或客运班车;所有行政村实现信件、包裹、报纸杂志、邮政汇兑等邮政普遍服务。河南省及我市将按照“三通”标准实行交通扶贫。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提出了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加大危桥改造力度,推进钢索吊桥改梁板桥等民生工程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加强具有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性质的重要县乡公路改造,支持贫困地区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内联外通、普通干线公路提级改造,进一步改造完善运输站场、改善水运基础条件和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等目标。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现教育资助全覆盖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市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直至高等教育实施保障和资助政策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因学致贫。
学前教育。按照每人每年600元标准补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6岁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并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4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
义务教育。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基础上,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照每个贫困小学生1000元、初中生1250元标准对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费、住宿费,并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在此基础上,全市各个普通高中将从每年学费收入中提取4%—6%,用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中等职业教育。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并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以及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
高等教育。对在本省就读的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按照每人每年4000元、6000元、1.2万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专科学生按照每人每年4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并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优先支持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其中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每人每年办理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2万元。
让贫困村群众“吃上安全水”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 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是一项重要工作。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农村饮水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一是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二是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三是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四是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水源保证率是保证用水量的首要条件,本条规定的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是指在10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要求。
以上四项指标,是目前判断群众吃水是否安全的标准,也是贫困村退出贫困要达到的群众饮水的标准。达到了这个标准,就达到了退出贫困规定的吃水条件,达不到就不具备退出条件。
当好贫困群众的“光明使者”
市供电公司发展规划部相关负责人 围绕全市1个贫困县、25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按照同等优先原则,三门峡供电公司将加大贫困地区电网投资倾斜力度,全面消除贫困地区供电短板问题,满足贫困地区未来发展用电需要。
2016年—2018年,全力解决贫困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可靠性低、不通动力电等问题,提高贫困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确保卢氏县电网改造提升提前一年完成目标。
对贫困村10千伏户均配变容量由目前的0.82千伏安提升至1.5千伏安以上,确保贫困地区整体供电能力达到全省县域平均水平,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大幅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让脱贫攻坚和绿化国土并行
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 林业精准脱贫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安排生态护林员精准脱贫。从2016年起,国家下达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20亿元,用于新增生态护林员补偿脱贫,在全国贫困地区选择身体健康、遵纪守法、责任心强、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的2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通过购买劳务,争取带动80万人脱贫。国家林业局制定了《生态护林员选聘办法》,各地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情况,编制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方案,并监督、指导选聘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由林业主管部门牵头的协调小组,组织乡镇政府开展选聘工作,并在乡镇公示选聘结果。乡镇林业工作站负责实施后的建档管理、培训和组织护林。
二是通过退耕还林精准脱贫。2016年,全国把新增退耕还林任务80%安排到贫困县,增量任务优先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需按程序会同国土资源部门落实退耕任务、退耕地块,和贫困户签订任务合同,建立贫困户退耕还林任务档案。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可根据当地自然调节和市场需求,指导贫困户发展适宜种植的特色经济林,使贫困人口获得长期、稳定收益。
三是通过发展木本油料精准脱贫。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统筹利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推广项目、农发林业示范项目等资金,协调金融部门安排长期优惠贷款,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基地建设。通过建立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木本油料得到收益;将林业补助资金作为贫困户的股份,投向龙头企业、合作社,让贫困户参与劳务,按股分红,按劳取酬;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对贫困户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并分户管理,自行收益;鼓励国有林场将适合种植油茶、核桃的林地,按照一定标准,委托贫困人口种植,采取自主经营或委托林场统一经营,分不同经营模式,按比例分红。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x.yuduxx.com/jinri/52696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